教研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教研学术 正文
讲座回顾 |“国关讲谈”系列学术讲座2025年第2讲“中美关系震荡前行与国际形势变化前瞻”成功举行

时间:2025-04-28

分享:

图片图片

胡继平院长与沈逸教授座谈交流

4月22日下午,由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处共同主办的“国关讲谈”系列学术讲座2025年第2讲在学术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沈逸教授围绕“中美关系震荡前行与国际形势变化前瞻”开展专题讲座。科研管理处负责人刘中伟主持讲座。讲座开始前,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继平、《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和科研管理处负责同志与沈逸教授进行了交流座谈。

图片

沈逸教授讲座

沈逸教授从当前国际金价持续高涨与美国对外加征关税现象引入,指出在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与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探讨中美关系震荡前行的现实意义。沈教授围绕中美关系震荡前行的五个阶段、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推动双边关系及国际秩序变革的动力、中美战略博弈的非结构性因素与时代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享。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紧密结合历史脉络与时代背景,全面分析了中美双方在战略博弈中的全球定位、互动逻辑和竞争重点与未来态势。

图片

讲座现场

沈逸教授结合国际政治、科技与经贸领域的丰富实例,生动阐释了当前中美关系相关热点事件的最新动态。他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速发展推动国际体系发生深层调整,经济层面的“新两极”格局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迅速成型,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显著。此外,围绕国际局势新动向与美国国内政治演进情况,沈逸教授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债务驱动型”发展模式持续深化,党派内部政治分歧等因素对其战略稳定性的影响。

沈逸教授认为,身份与战略互信、竞争与矛盾管控、合作与成本分摊,构成当前中美关系的主要议题。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下,中国应立足国家实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力与战略体系,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表示,随着传统的深层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中美战略竞争与务实合作在多重约束下并行发展,推动双边关系在新实力格局下迈入更加稳健的发展轨道,有望逐步形成“实践性共识”。在提问环节,现场学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围绕多边贸易机制、特朗普移民政策及对华政策走向等话题,与沈逸教授深入交流探讨。

图片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61310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信

Bilibili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2号